联系电话:0898-66893398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成果 > 正文

夏乾峰教授团队在2019年海南登革热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管理员 浏览量: 更新时间:2021-03-22 11:19

 2021年3月,热带病病原菌疫苗研究团队以热带转化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被中科院2区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影响因子4.23)上以article形式接收2019海南登革热分子溯源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为:The Origin and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Dengue Fever in Hainan Province, China, 2019。本文是在海南医学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华大基因传染病研究所通力合作下完成的,通讯作者是海南医学院热带转化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夏乾峰教授、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林峰教授和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陈唯军教授。本研究在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ZDKJ20200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10301101 2018ZX10101003-001-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960002)和海南医学院热带转化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的共同资助下完成。

 在中国过去十几年里,虽然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经常在部分省份引起局部暴发,但海南岛自1991年以来无大规模疫情报告。2019年9月2日,海口市秀英区五源河地区近段时间相继有数多名工人出现发热,乏力、出疹等症状。9月5日海南省人民医院确诊第一例登革热患者,随后海南省确诊了多名登革热病例,确认了本地登革热疫情暴发的消息。9月10日上午,海南省省长沈晓明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登革热防控工作。海南省卫健委、海口市政府分别汇报登革热防控情况,与参会人员就登革热防控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会议结束后海南医学院夏乾峰教授省长沈晓明指示从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感染科收集登革热患者样品2019年海南登革热疫情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系统溯源分析。

 本研究通过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疫情可能起源于海口市秀英区的工人。贝叶斯系统发育进化树的结果和流行病学数据被用来推断登革热病毒在海南潜在传播的一系列事件,并追踪可能的来源。其结果显示,海南2019年登革热毒株的序列与来自邻近广东省的序列同源性最高,这支持了登革热病毒从广东省输入,然后传播到海南省的假设。研究表明,2019年海南省登革热流行呈现两种重要模式:疫情首先由输入性病例引起,然后在自然疫源地发生内源性疫情。以上结果对海南岛登革防控有着重要意义,揭示了岛外的病毒传进岛内的安全隐患,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图片1.png

图片2.png